聚焦医改 院士风采 人物访谈 专家智库 企业推介 学术服务 基层培训 行业排名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衰专科

来源:上海东方医院浏览:更新: 2017-02-08
摘要:【人民医生网讯】我国在2000年进行过一项大样本调查,分析发现,在我国35-74岁成年人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也就是说,几 ...

【人民医生网讯】我国在2000年进行过一项大样本调查,分析发现,在我国35-74岁成年人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也就是说,几乎每100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位心衰患者。在老年人中,这个比例更高,国外数据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病率可达6-10%。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衰占用了该国约2%的医疗费用;美国近年的数据表明,每年用于心衰的医疗费用高达300多亿美元。这说明,庞大的心衰患者人群,消耗着大量的医疗资源。

然而,在治疗上,心力衰竭却不像可以通过搭桥或支架治疗的心肌梗死那样立竿见影,因此心衰患者的住院周期往往比较长(俗称“压床”)。由于各大医院的心内科更愿意把床位用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因此很多心衰患者只能待在急诊留观治疗,据媒体报道,心衰患者也已成为急诊“压床”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这种现状,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东方医院刘中民院长等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把心衰患者管理起来,但由于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因此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医院很少。

在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加强了对心衰患者的管理,在心衰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基础疾病,采用不同的管理;经过这种正规的管理,每年可以节省相当可观的医疗保险费用,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东方医院心衰专科于萍副主任告诉《医学界》,在今年的东方心血管会议上,有一位来自德国莱比锡的专家讲述了他们那里的心衰专科医院,所有心衰患者,都可以在这家医院得到一站式心衰管理,这家医院也对心衰的流调、预防、治疗(包括内科、外科、人工心脏移植、心脏移植)进行一体化的运作,东方医院心衰专科主任范慧敏教授指出,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我国有上千万的心衰患者,但由于我国各大医院的现状,心衰患者得到关注是不够的;他们的治疗往往只能在家里、在社区、在急诊,治疗不正规,反复住院,花钱又多,治疗效果又不好,生活质量很差,给国家、给家庭都带来相当大的负担。所以刘中民院长决定,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心衰专科。

据范慧敏教授介绍,东方医院心衰专科的管理模式是基于心衰这种疾病,给予患者全程的管理:在心衰的不同阶段,通过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家庭病床,连接起来;如果患者病情非常重,就在东方医院的监护室或病房治疗;治疗好转后,就转到二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或者家庭病床,最终通过家庭病床来管理;如果再发病,则根据病情轻重,选择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就诊。在东方医院心衰专科的数据库里,保存着每一位患者的详细资料,患者来东方医院住院或者出院回家,都在数据库中体现出来,可以即时反馈给社区医生,便于随访和健康教育,这样就能减少反复发病、反复住院。范教授指出,东方医院心衰专科的另一个特色是内外科联动。在早期阶段,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避免或减缓疾病进一步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采用内科治疗;对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国内其他医院可能也有心力衰竭的病房,但仍然是以心内科治疗为主,如果患者需要手术,就必须转到心外科病房。而在东方医院心衰专科,内科和外科医生直接介入,如果患者需要手术的话,在本科室内就可以完成。这样就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也就是说患者不需要去跑那么多地方,在一个科室,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比如有些患者来院的时候心衰很严重,经过治疗以后,病情得到改善,此时就可以针对他的原发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比如有的人需要搭桥,有的人需要换瓣,这些原发疾病不通过手术处理,以后心衰还会发生。目前东方医院心衰专科在外科治疗方面,包括重症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等外科优化手术治疗,心室辅助装置以及DCD心肺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衰等。

在东方医院心衰专科的团队中,除了内外科的临床医生、护士以外,还有一些以研究为主的成员,比如从美国回来的张玉珍教授、俞作仁教授等。这样,心衰专科的工作就涵盖了从流行病学调查,到心衰的预防、内外科治疗、康复以及心衰的基础研究,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称得上是一个全方位的心衰专科。范教授表示,他希望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达到临床转化,提高本科室的学术地位。去年,心衰专科在刘中民院长的带领下,在心肺移植免疫方面获得一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最近又获得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接下来,将在心脏干细胞研究、心衰标志物研究方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