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改 院士风采 人物访谈 专家智库 企业推介 学术服务 基层培训 行业排名

专访华医心诚医生集团霍勇教授

来源:华夏经纬网浏览:更新: 2019-10-17
摘要:【人民医生网】霍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华医心诚医生集团董事长,亚洲心脏协会主席 ...

【人民医生网】霍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华医心诚医生集团董事长,亚洲心脏协会主席,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院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多项国家级课题,获得6 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主编学术专著68 部,在JAMA 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 文章152 篇,共发表论文531 余篇。

见到霍勇教授时,他刚结束一个会议。我说明来意后,他立刻抖擞精神,直奔主题。

记者:您认为医学人文是否重要,怎样理解医学人文;在从医过程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将医学人文贯穿到医生职业生涯的始终;您认为“大医”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当一个好医生?

霍勇:我相信医学人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医生更多的是看病,但真正关注人的情感,尤其是人文关怀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只有重视人文,才能使医生的医疗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患者服务,为大众的健康服务。实际上,在工作中看到有很多的医学大家,同时又是医学人文的大家,他们的医学技术高,水平高,情商也高,我觉得技术和人文是相辅相成的。关于医学人文,我认为首先要从社会层面上讨论如何尊重“人”。现在去医院看病挂号排队,都是人挤人,而医生一上午要看100 多个病人,很难保证看病的质量,医生也不愿意这样,但医院也要生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谈到人文。现在的“人”没有尊严,就没法说人文,这不是人文的问题,这是制度的问题。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应该更加重视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形成一种舆论和良好氛围,否则现在空谈医学人文,讲再多的课,教医生怎么做,恐怕也实践不了。

记者:您对青年医生有什么建议?

霍勇:我个人觉得,我们当年学医的时候并不很强调医学人文,但在那个年代,人的情感或者人的基本价值观都是很朴素的。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向善的,也不能说现在不好,但现在经济发展了,会带来很多价值观上的变化,在价值取向方面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现在青年医生的培养,更应当多重视人文的培养。实际上在心血管专科培养方面,我们每个月都要求住院医有一次人文相关的内容,比如做手术之前必须要跟病人谈话,谈话中间要体现人文关怀。另外,每季度要求有一个人文方面的记录,写一篇人文的文章,写写从医过程中的感受。这些只是我们想到的一些具体方法,实际上医学人文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的过程。

另外,很多医学院校都加强了医学人文教育,这是我们现阶段能做的。虽然现在不能让每个医生给病人看半小时门诊,增加医学人文课是可以做到的。但医学人文不完全是靠课堂上教出来的,是在行医过程中,慢慢去体会的,作为老师来讲,也要言传身教。人文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有内涵的东西,但是拿到课堂上讲又有点空,有时读再多的书也未必能真正做好。

记者: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历年的“两会”上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提案,其中有对医疗行业相关政策的建议,也有惠及民生的内容,这些提案的落实情况如何,今年“两会”的提案会涉及哪些方面?

 

霍勇:这些提案有的短期可以达成,有的需要长期的落实。今年的两会,我的提案主要围绕四个部分。第一,关于医生集团多点执业,还有对现有的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医院调研之后的建议。第二,关于医生培养,如专科医师的培养、队伍建设、待遇、培训计划等。第三,急救体系建设,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方面。今年的提案特别强调了心肺复苏和除颤,这两个要结合在一起。现在国家对心脏猝死很重视,能够提供政策和费用,但是在专业上做得还不够,比如说政府在很多地方装了AED(心脏除颤器),但要先培训大家去做CPR(心肺复苏),只有会做CPR,安装的除颤器才有用。第四,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建立心血管预防体系,研究心血管健康指数,推动血压、血脂、血糖三高共管,将心血管预防的药物放在公共卫生项目里。

记者:您首次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脑卒中一级预防精准补充叶酸的理论体系。请问您在对公众的医学科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霍勇: 一是科学研究方面,二是转化和公众宣传方面。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在过去20 年中,发现中国高血压病人脑卒中发病率比国外高血压病人要高,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是因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过高,可以通过补充叶酸来降低脑卒中,这是针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2015 年,我们推动了这项工作后,最近几年,才真正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在于中国的高血压病人补叶酸肯定能够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但国外人群补叶酸没有看到脑卒中的降低,因为外国人不缺叶酸,所以补叶酸就没有效果。这个理论体系,在我国已经很完善,在世界上也最领先的。

记者: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领军人物,除了是一名医生您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就是医生集团的董事长。请您介绍下当初成立华医心诚医生集团的初衷,是如何争取到政策支持和资本的青睐,它的优势有哪些方面,运营过程中又有哪些难题?

霍勇:华医心诚集团是医生自发的组织形式,是为了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国家政策。实际上,医生通过自己的组织来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地,是有充分可靠的依据。这个依据在于,比如医生要多点执业,个人怎么做都很困难,即使能做,建立标准也很困难,尤其在工作的初期,所以医生应当组织起来做,才能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形成一种抱团取暖的形式。就像20年前的律师,由个人组织成律所,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打官司就去律所,同样,未来可能医生要执业就要和医生集团打交道。医生集团这种组织形式,是能够真正推动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落地。

华医心诚的优势在于它已经具备了初创一个医生集团最基本的条件,它具有学科代表性。目前已有700 多家医生集团,很多医生是自己想走出体制,或者自己想做一点事。我希望更多的医生集团能像华医心诚一样,能够代表这个行业,代表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平,代表行业的标准,而不仅仅是这个医生能做哪种手术,哪方面有点特长,这样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多点执业,这就是华医心诚的优势。华医心诚不仅能组织医生,更要知道哪个医生行,哪个医生不行;更要知道,医生在做医疗过程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到目前为止,华医心诚已成立2 年,从融资开始,实际上是3 年, 我们做了一些工作, 这些工作称为“ 一体两翼”。以医生、护士、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通过专业整合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为县域医疗机构打造心血管学科体系,为非公医疗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

我们有很多帮扶的医院,在帮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到目前为止,华医心诚并没有解决生存的商业模式。尽管我们在项目里都有支付给专家的费用,但整个集团是赔钱的,但赔钱不代表一定不好。赔钱在于,我们没有用商业化的模式,真正使医生的劳动、知识、技术得到更加充分的肯定。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机构的进一步探索和推动,更加明确这个商业模式,做好医生集团工作,使它能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